
   当节奏明快的音乐响彻乡村少年宫的操场,孩子们挥舞彩球跳出整齐的啦啦操动作;一根根跳绳在阳光下划出优美弧线,花样翻新的跳跃引来阵阵欢呼 —— 这是体育学院党支部 2025 年 “快乐成长” 文艺志愿服务的生动场景。党员志愿者们以我院校园品牌项目 —— 啦啦操与花样跳绳为纽带,既传递专业体育力量,更以 “体育 + 乡村振兴” 为切入点赋能乡村教育,让党建之光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。

    作为体育学院的党员教师,把我院啦啦操、花样跳绳这两项校园品牌项目的优势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力量,是我们的责任,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。 啦啦操与花样跳绳作为我院深耕十余年的校园品牌项目,不仅多次在国家级、省级体育赛事中斩获佳绩,更形成了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与育人模式。 此次活动学院党支部以 “党建 + 体育+乡村振兴” 为抓手,体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刘河杉带领6名党员教师与学生组成志愿服务队,奔赴信阳市潢川县,在黄寺岗镇中心小学与桃林铺镇中心小学,开展了志愿服务帮扶活动。






  从啦啦操的基础手位训练到创意队形编排,从花样跳绳的基础技巧拆解到 “双人同步跳” 等进阶动作教学,党员志愿者们全程示范引领,既还原校园品牌项目的专业水准,又用耐心与趣味化教学搭建起 “成长课堂”。

 “啦啦操教会我们团结,跳绳让我变得更勇敢!以后我也要像学院的老师一样,把这些好玩的运动教给更多人!” 孩子们的真切感受,印证了品牌项目在乡村育人与振兴中的深远价值。在啦啦操课堂上,志愿者不仅传授动作技巧,更融入我院品牌项目特有的 “以体育人” 理念,通过队形变换、团队口号设计等环节,让乡村孩子在协作中树立自信;花样跳绳课程中,从基础单摇到 “十字跳”“双摇” 等品牌项目经典动作,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大胆挑战自我,在跳跃中锻炼耐力与创造力,更让 “坚持拼搏” 的体育精神扎根乡村。




    活动中,党支部还以品牌项目为纽带,搭建 “城乡体育文化交流” 桥梁,让乡村体育文化焕发生机。“看到孩子们从不敢开口到主动喊出‘加油’,从独自练习到默契配合,我们不仅传递了体育技能,更用品牌项目的育人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。” 参与志愿服务的党员教师方睿感慨道。这种将体育品牌优势与乡村振兴需求相结合的方式,正是对 “立德树人” 根本任务与 “体育赋能乡村” 战略的双重践行。

 

   小学负责人看着操场上学练的孩子们,笑着对刘书记说:“以前总愁乡村孩子在体育美育上跟不上,啦啦操、花样跳绳这些项目想都不敢想。现在你们的志愿者带着专业教法过来,孩子们从怯生生不敢动,到现在主动组队练习,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,这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,真是打心底里感激党支部的帮助!”
目前,体育学院党支部已将志愿服务纳入年度党建重点项目,计划以两项校园品牌项目为核心,建立 “定期服务 + 骨干培养+品牌推广” 长效机制,通过党员带头、师生接力,持续为乡村少年宫输送体育教育资源,同时协助培育本土体育辅导员,将我院啦啦操、花样跳绳的教学体系与乡村实际结合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 “乡村体育品牌课程”,实现 “输血” 与 “造血” 并重,让体育品牌力量持续赋能乡村振兴。正如党支部书记所说:“我们要让啦啦操、花样跳绳这两项校园品牌,成为连接城乡教育的纽带、助力乡村振兴的‘活力引擎’,用党建引领架起城乡均衡发展的桥梁,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在运动中绽放光彩,让体育力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!”

    阳光下,孩子们的笑脸与红色的党旗交相辉映,啦啦操的彩球与跳绳的弧线在乡村操场勾勒出动人图景。体育学院党支部正以校园品牌项目为抓手,以实际行动诠释 “为人民服务” 的宗旨与 “体育赋能乡村振兴” 的担当,让志愿服务成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纽带,让快乐、成长与振兴的种子在乡村大地上尽情绽放!